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点

低息消费贷来袭,银行为何争相降价?是“馅饼”还是“陷阱”?

发布时间:2023-08-07 17:14:38 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
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编辑 马子卿


(资料图片)

如果你最近想申请一笔消费贷款来满足自己的购物或旅游需求,那么你可能会发现,许多银行都在推出各种优惠活动,让你享受低至 3% 的年化利率。这样的利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,甚至低于一年期 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。

资料来源:央行网站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年中以来,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 " 价格战 " 愈演愈烈,抢券、打折活动眼花缭乱,引发了金融消费者热议。

有的消费者表示,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,可以用来购买大额耐用品或者装修房屋;有的消费者则担心,这是银行的营销手段,可能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或者风险。那么,银行为什么要降低消费贷利率?消费者应该如何理性选择和使用消费贷呢?

低至 3%?银行低息消费贷 " 卷 " 价格、" 卷 " 还款方式

据记者了解,目前多家银行均推出低息消费贷产品,主要针对日常消费、耐用品消费、装修等领域。例如,民生银行的 " 民易贷 " 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年化利率为 3.68%,额度最高 20 万元。广发银行 "E 秒贷 " 年利率 3.38% 起,额度最高 20 万元。

资料来源:浦发银行官微

除了直接降低利率外,一些银行还通过发放优惠券、折扣券等方式吸引客户。比如,浦发银行推出 " 浦闪贷月月享 " 活动,活动期内,每周二上午 10 点起,浦闪贷授信审批通过并完成授信签约的客户,可领取一张浦闪贷一年期利率 3% 优惠券,优惠券每周 100 张;招商银行的 " 闪电贷 " 产品在活动期间向新客户发放 6.8 折优惠券,优惠后年化利率可低至 3.4%。

除股份制银行外,国有大行也纷纷 " 参战 "。农行 " 网捷贷 "1 至 5 年期年化利率均为 3.65%。工行个人信用贷款 " 工银融 e 借 " 产品,推出了年化利率低至 3.7% 的活动。

资料来源:建行江苏省分行官微

建行江苏省分行推出 " 快贷 " 利率优惠活动,年化利率最低可至 3.5%,贷款期限最长 36 个月,贷款金额最高 20 万元。不过要注意,其适用对象是建行代发工资、存量房贷、有资产、公积金缴存等符合条件的优质客户。

各大社交平台上,不乏 " 哪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低 " 的热议。银行消费贷利率 " 价格战 " 的 " 内卷 " 程度,可见一斑。除了 " 卷 " 价格,也 " 卷 " 还款方式。据悉,中行安徽省分行则优化了 " 随心智贷 " 产品的还款方式,3 年内,可按月还息,到期一次还本。这减轻了消费者的还款压力。

资料来源:中行安徽省分行官微

这些低息消费贷产品受到了不少金融消费者的欢迎。有的消费者表示,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,可以用来购买大额耐用品或者装修房屋;有的消费者则表示,这样可以节省一些利息支出,提高自己的资金使用效率。

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行:与政策和市场有关,也有竞争压力

根据融 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的监测数据,2023 年 5 月,全国性银行消费信贷最低可执行利率的平均水平降至 3.61%,环比下降 17BP,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75BP。其中国有行消费贷最低可执行利率的均值为 3.56%。股份行消费贷利率均值则下降至 3.64%。

截至 2023 年 5 月,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最低利率走势

资料来源:融 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

那么,银行消费贷利率为何会下行呢?据业内人士分析,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一是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。今年以来,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,旨在降低实体经济和居民的融资成本,促进消费回暖和升级。银行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,主动下调消费贷利率。

比如,今年 6 月 20 日,央行发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,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 LPR 结束了连续 9 期 " 按兵不动 ",均较上一期下降 10 个基点。1 年期 LPR 下调至 3.55%,为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提供了参考;7 月底,国家发改委发布了《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》,被业内称为 " 促消费二十条 ",其中明确提及加强金融对消费领域的支持。

二是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。目前市场上不仅各家银行提供消费信贷产品,还有一些互联网平台、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机构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业务。为了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,各家银行不得不通过降低利率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。

三是受到自身业务结构的影响。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,银行的房贷业务增长乏力,而消费贷业务则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和较低的资本占用。因此,银行有动力通过发展消费贷业务来弥补信贷增长缺口,提高资产收益率。

" 馅饼 " 还是 " 陷阱 "?金融消费者要控制好债务水平和杠杆率

虽然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,促进消费增长,但也不可忽视其中存在的一些风险,金融消费者在吃 " 馅饼 " 的时候也要注意 " 陷阱 "。

比如,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利率低而过度负债,导致还款压力增大;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将贷款资金挪用到股市、楼市等投机领域,引发资产泡沫;部分银行可能会因为追求规模而放松风险管控,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。

因此,银行和消费者都应该理性对待这种现象,做好风险防范和应对。

对于银行来说,过低的消费贷利率会进一步压缩银行的息差和利润空间,并且会增加银行的风险管理难度和成本。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道," 信用贷款的资金流向难以监控,银行很难确保贷款资金只用于消费,而不是流入股市、楼市或者其他投资领域。"

一方面,银行要加强对消费贷产品的设计和创新,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;另一方面,银行还要加强对消费贷客户的审查和评级,加强对消费贷款的审批和监督,以及对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测和管理,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或者滥用,防范信用风险和合规风险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该人士认为,一方面,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消费贷产品,不要盲目跟风或者被诱导;另一方面,要合理安排个人财务计划,控制好债务水平和杠杆率,避免过度消费或者投机。

总之,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行是市场竞争和政策导向的结果,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生活的表现。但是,在享受低息消费贷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要警惕其中潜藏的风险。

" 从目前来看,银行消费贷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,后续下行空间有限。" 该人士表示,未来银行应该更多地关注产品创新、服务提升、风险控制等方面,而不是单纯地靠价格竞争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太平洋质量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